如何正確使用空調供暖
空調匹數應與房間大小相適應:空調的安裝應與房間面積相匹配,避免出現空調數量少,但房間面積大的現象,無法達到相應的供暖效果,1P冷暖衣架加熱面積6-12平方米,1.5P冷暖掛機熱面積8-16平方米,若建筑物頂樓或密封不良,應增加相應數量。
設定合理的溫度:冬季空調溫度每降低2度,可以節省10%以上的電力,因此,在空調溫度可以加熱的條件下,自然越低越好,由于熱風比冷風輕,熱風容易浮在上方,所以在使用壁掛式空調時,將風口角向下,這樣也可以節省電能。
風速合理,開關不可頻繁:剛打開空調時,風速應設置為高風速,可加快冷熱交換溫度,直至接近設定溫度,風速可設置為低風速,當空調溫度達到標準后,不要頻繁的開關空調,這樣會消耗更多的電能,也會給損壞壓縮機。
加濕器及時加濕:空調采暖,尤其是空調的電熱輔助采暖,容易造成室內空氣干燥,因此冬季有需要使用加濕器對空調采暖進行加濕。
定時通風:為了達到加熱效果,在使用空調供暖時,通常是關閉門窗,用厚窗簾隔絕窗戶的冷空氣,加熱效果好,但空調室內空氣不流通,產生許多有害的微生物,應及時進行通風。
要加強對中央空調自控系統設施、部件的維護、保養
確保自控系統處于穩定的運行狀態,要知道,自控系統的設計、使用要處理好相關事宜,做好維護、檢修與保養工作,要加強日常的維護、檢修,以確保自控系統的穩定性,PID控制器一旦受到外界干擾或影響,可能出現信息傳輸的問題,進而導致整個中央空調的供風、溫濕度控制及相關工作都出現問題,因此要引起注意。
此外,要隨時根據中央空調的運行狀況對自控系統進行監測、評估,開展化的管理工作,形成完整的管理模塊。
變風量末端控制功能是中央空調自控系統的重要功能,需要開展實時的監控、監測與評估,比如其中的風機控制,由手動開關控制風機的啟或停,有風機狀態的輸出網絡變量需要加強監測,再比如濕度的控制,技術人員要根據室內濕度測量值,合理控制水閥的開關,確保室內濕度保持恒定,不至于出現大的波動。
總之,中央空調的自控系統的運用是一項技術活,也是一項很繁瑣的工作,要抓好每一個細節,上述的思考與建議,正是針對中央空調自控系統的建設和應用形成的,在實踐中具有意義,值得普及和推廣。
你知道中央空調需要注意的小細節有哪些嗎?
1.注意吊頂空間的距離,格力中央空調的室內機至少要20厘米高,就是放中央空調內機及其管道的這塊吊頂,其高度肯定是要受到影響的,好的補救辦法就是在進場時讓裝修設計師和空調設計師一起上門查看,共同想辦法在視覺效果上做修飾和彌補。
2.與水電同時施工更省力,中央空調施工什么時候開始好呢,較佳的時機就是中央空調與水電同時施工,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工人們協調起來更方便。
3.裝燈帶修飾吃力不討好,對于中央空調費封口,除非你家也裝了地暖,否則在風口這里好不要裝燈帶,因為這樣做確實會影響空調的制熱效果,又多花了錢,并使得原本45°朝下的風口風頁不得不改成90°,這樣熱空氣只會在一平行平面上循環,很難往下打。還有個辦法就是在別的地方裝,風口這一段別裝就行了。
4.裝頂角線可能影響出風效果,一些歐式和美式裝修風格的家庭會在吊頂周圍裝頂角線(石膏線),雖然起到了裝飾效果,但也帶來了矛盾。如果中央空調的風口這里要裝頂角線,勢必會遮掉一部分風口,影響風量,有時還會有呼嘯聲的噪音。要么就索性不要裝,實在想裝也好是風口那一段別裝了。
5.出水管要盡量排到室外,如果允許,中央空調廠家的出水管好能排到室外去,這樣不會有后遺癥。有些人為了省事,會把管子隨便接到一個地漏上。這樣不但容易有味道,時間長了還可能會堵住,甚至可能引起倒灌。
6.室外機位置要選好,放中央空調室外機的地方要通風好、朝向好,且離臥室遠一些。如果通風不好,天熱時室外機會經常自我保護,停機散熱,導致其不工作,天冷時會因時常化霜而影響制熱效果。如果放的地方周圍有護欄,好拆掉,否則會影響進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