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究竟是制冷耗電多,還是制熱耗電多?
這種里外冰火兩重天的景象,就是空調制冷與制熱樸實的原理:室內熱量與室外熱量的交換,冬天,將室外的熱量搬運到室內;夏天,將室內的熱量搬運到室外。
家用空調的設計一般是基于制冷的標準工況設定的,所以,換熱器的設計、制冷劑的選取等,目的是優化制冷,因此犧牲了一部分制熱的性能,滿足不了需求的部分,就由電熱絲發熱輔助升溫。
如果考慮到使用空調的實際溫度,制冷制熱哪個更耗電就更清楚啦,假設夏季室外溫度是35攝氏度,冬季室外溫度是0攝氏度,如果將空調設定26攝氏度,那么空調制冷時的溫差為9攝氏度,而制熱的溫差要達到26攝氏度,哪個更耗電顯而易見,
冬季室外溫度低,空調外機很容易結霜,影響正常工作,還需要暫停制熱過程進行除霜,也降低了空調制熱的效率。
除此之外,對于一般的壁掛式空調,制冷模式下,冷空氣下沉,人體感覺舒爽無比;而制熱模式下,熱空氣從出風口出來后,更多地聚積在室內上方,所以我們時常感覺到好像不夠熱,需要將溫度調得更高一點。
空調制熱和制冷哪個耗電
制熱時空調耗電量大于制冷時,主要是因為制冷時空調的能耗比不同。
1.制冷只是空調的基本起點,加熱只是一個附加功能,對于大多數品牌來說,空調加熱的舒適性不如制冷,所以很多空調會添加電輔助加熱,使壓縮機的運行,加上電輔助加熱的功耗,使空調加熱遠遠超過制冷功耗。
2、空調所需彌補的溫差不一樣,在夏天熱的時候,室外溫度一般是在三十五度左右,這時候只要將空調開到28度就十分涼快了,而冬天需要彌補的溫差高達二十度。
3.冬季寒冷時,空調外部機會結霜,空調難以啟動,此時,空調外部機器將消耗部分電力進行除霜,這也增加了空調加熱過程中的能耗。
在常規情況下,當空調加熱工作使用時,功耗會更大,夏季制冷會很好,我們通常使用空調,無論是制冷功能還是加熱功能,空調安裝在適當的溫度下,肯定會節省很多功耗。
你知道中央空調需要注意的小細節有哪些嗎?
1.注意吊頂空間的距離,格力中央空調的室內機至少要20厘米高,就是放中央空調內機及其管道的這塊吊頂,其高度肯定是要受到影響的,好的補救辦法就是在進場時讓裝修設計師和空調設計師一起上門查看,共同想辦法在視覺效果上做修飾和彌補。
2.與水電同時施工更省力,中央空調施工什么時候開始好呢,較佳的時機就是中央空調與水電同時施工,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工人們協調起來更方便。
3.裝燈帶修飾吃力不討好,對于中央空調費封口,除非你家也裝了地暖,否則在風口這里好不要裝燈帶,因為這樣做確實會影響空調的制熱效果,又多花了錢,并使得原本45°朝下的風口風頁不得不改成90°,這樣熱空氣只會在一平行平面上循環,很難往下打。還有個辦法就是在別的地方裝,風口這一段別裝就行了。
4.裝頂角線可能影響出風效果,一些歐式和美式裝修風格的家庭會在吊頂周圍裝頂角線(石膏線),雖然起到了裝飾效果,但也帶來了矛盾。如果中央空調的風口這里要裝頂角線,勢必會遮掉一部分風口,影響風量,有時還會有呼嘯聲的噪音。要么就索性不要裝,實在想裝也好是風口那一段別裝了。
5.出水管要盡量排到室外,如果允許,中央空調廠家的出水管好能排到室外去,這樣不會有后遺癥。有些人為了省事,會把管子隨便接到一個地漏上。這樣不但容易有味道,時間長了還可能會堵住,甚至可能引起倒灌。
6.室外機位置要選好,放中央空調室外機的地方要通風好、朝向好,且離臥室遠一些。如果通風不好,天熱時室外機會經常自我保護,停機散熱,導致其不工作,天冷時會因時常化霜而影響制熱效果。如果放的地方周圍有護欄,好拆掉,否則會影響進風。